資源狀況
發布:紅色高地瀏覽:128
自然資源
延安具有發展現代生態農業的良好條件,延安土地遼闊,自然資源豐富,天然次生林163萬畝,木材蓄積量308萬立方米;以甘草、五加皮、槲寄生、牛蒡子、柴胡為主的中藥材近200種;有豹、狼、石雞、杜鵑等獸類、鳥類100余種;土地肥沃,光照充足,是世界最佳蘋果優生區。 “洛川蘋果”被授予中國馳名商標。林地總面積4338.6萬畝,林草覆蓋率57.9%。人均土地面積達27畝,土層深厚,光照充足,晝夜溫差大,所產蘋果、紅棗、酥梨、羊肉、小雜糧等農產品品質優良,遠銷海內外。
人文資源
歷史的潮汐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,造就了延安豐厚的人文旅游資源,掩映在蒼松翠柏中的軒轅黃帝陵,是炎黃子孫尋根祭祖的民族圣地,雄奇壯美的壺口瀑布,象征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,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。北宋時期開鑿的清涼山萬佛洞和鐘山石窟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。特別是歷時千年開鑿的鐘山石窟,專家們稱它完全可以和敦煌相媲美。舉世聞名的棗園、楊家嶺、王家坪等一大批革命舊址,吸引了國內外的游客。這一孔孔土窯洞、石窯洞和低矮瓦房,曾是指揮千軍馬的司令部。數千年的歷史文化積淀,孕育了韻味淳厚的黃土風情文化。粗獷豪放的延安腰鼓,高亢激越的陜北民歌,古樸精美的民間剪紙,熱烈歡快的陜北大秧歌,無不寄托著延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希冀。
旅游資源
延安人文旅游資源獨具特色,發展旅游業具有廣闊前景。以中華民族圣地黃帝陵、中國革命圣地延安、黃河壺口瀑布、黃土風情文化為主體的旅游資源馳名中外,陜北民歌、陜北大秧歌、安塞腰鼓、農民畫、剪紙等民間藝術久負盛名,是西部地區獨具魅力的旅游勝地。市內有歷史遺跡5808處,革命舊址445處,珍藏文物近7萬件,是全國愛國主義、革命傳統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,國務院首批命名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,中國優秀旅游城市。